揚帆起航 蓄力前行——2021年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回顧
發布時間:2022/01/07 來源:包頭稀土產(chan) 品交易所 / 中國產(chan) 業(ye) 經濟信息網
2021年1月15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同年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年初年末的兩(liang) 件大事,已悄然為(wei) 我國稀土行業(ye) 定下了主基調。
素有“工業(ye) 維生素”之稱的稀土,在政策的推動下,站上了時代的風口。不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風力發電,都離不開稀土的應用。疊加我國提出碳中和這一遠景目標,稀土行業(ye) 再次強勢崛起,迎來新一輪曙光。這不僅(jin) 需要政策的扶持和體(ti) 製機製的保障,還需要思想觀念的轉變、商業(ye) 模式的創新與(yu) 技術的進步,而這都成為(wei) 了2021年中國稀土行業(ye) 的重要落腳點,也是稀土發展史上遒勁有力的落筆。
政策引導 供需格局發生轉變
回望2021年的稀土市場,會(hui) 發現供需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近10年來,政策一直在為(wei) 稀土行業(ye) 保駕護航,稀土行業(ye) 陸續走出了三波行情。
2010年-2011年,金融危機後經濟逐漸複蘇,我國首次單獨針對稀土產(chan) 業(ye) 出台指導意見,同時將稀土上升到國家戰略儲(chu) 備高度。由於(yu) 我國“自上而下”的稀土開采指令性計劃、出口配額、行業(ye) 準入及環保等政策控製力度持續強化,市場供給急速縮減,稀土價(jia) 格一路飆升至曆史最高點。氧化鐠釹、氧化鋱一路衝(chong) 高至125萬(wan) 元/噸、2035萬(wan) 元/噸。
2013年-2014年,工信部組織開展“稀土打黑”專(zhuan) 項行動,著重打擊非法稀土生產(chan) 背後的黑色利益鏈。2012年以來,稀土價(jia) 格因黑稀土泛濫而持續下跌,黑稀土產(chan) 業(ye) 既嚴(yan) 重影響了市場秩序,又加重了稀土資源的破壞和流失。隨著國內(nei) 分離冶煉廠逐步停產(chan) 及聯合整治的推動,稀土價(jia) 格再次上揚,氧化鐠釹、氧化鋱分別上漲至36萬(wan) 元/噸和410萬(wan) 元/噸的高點,漲幅分別為(wei) 42.1%、60.8%。
2017年-2018年,稀土打黑持續深入,伴隨3次收儲(chu) ,政策不斷的收緊,帶動了稀土市場的又一輪上漲。而此番漲價(jia) ,更多的是供給的推動,而非需求的拉漲,行業(ye) 發展及價(jia) 格走勢仍對國家政策的依賴性較大。
從(cong) 2020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和風力發電逐步走進大眾(zhong) 視野,新增需求的出現,使稀土市場的供需格局悄然重塑。今年以來,稀土行業(ye) 迎來第四波上漲行情,此次上漲主要是下遊需求旺盛,稀土材料存在明確需求增量,疊加2021年1月15日,工信部出台《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供給剛性作用開始顯現,稀土供需結構不斷優(you) 化,價(jia) 值有望重估。
當前,稀土價(jia) 格節節攀升。綜合數據顯示,氧化鐠價(jia) 格上漲82.64%,氧化釹價(jia) 格上漲21.55%;氧化鏑價(jia) 格上漲33.85%,氧化鋱價(jia) 格上漲10.96%。在“雙碳”目標提出後,新的經濟結構也為(wei) 稀土行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碳中和形勢下不斷發展壯大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效電機等綠色環保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及能源轉型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加快建設,將打開產(chan) 業(ye) 鏈上遊稀土、鋰、鈷、鎳等金屬的成長空間,從(cong) 需求端做“加法”,徹底帶動稀土行業(ye) 的崛起。
從(cong) 下遊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快速拉動了稀土材料,特別是高性能釹鐵硼需求增長,進一步帶動了稀土價(jia) 格的穩步提升。輕稀土(以鐠釹為(wei) 代表)價(jia) 格創10年內(nei) 新高,截至12月7日,氧化鐠、氧化釹價(jia) 格年內(nei) 上漲144%、70%至88萬(wan) 元/噸、86.5萬(wan) 元/噸;中重稀土(以鏑鋱為(wei) 代表)價(jia) 格也達到相對曆史高位,氧化鏑、氧化鋱價(jia) 格年內(nei) 上漲52%、55%至293.5萬(wan) 元/噸、1120萬(wan) 元/噸。
數據表明,目前稀土行業(ye) 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占比與(yu) 近5年的鋰在新能源領域應用占比極為(wei) 相似,為(wei) 10%-15%左右,且持續性和確定性較強,有了長期的發展邏輯,受益下遊的強勁需求,稀土有望複刻能源金屬的發展邏輯,價(jia) 格將進一步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雙碳”周期下,新能源產(chan) 業(ye) 奠定了稀土市場未來需求高增長的基礎。在市場需求、原材料供應、政策法規等因素影響下,中國的稀土市場空間有望充分打開。從(cong) 市場需求方麵看,國內(nei) 的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大大提升了下遊市場對稀土的需求;從(cong) 原材料供應方麵看,我國豐(feng) 富的稀土資源能夠為(wei) 稀土廠商提供穩定、價(jia) 格相對合理的原料供給;從(cong) 政策法規來看,2021年1月,工信部在《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國家對稀土開采、稀土冶煉分離實行總量指標管理,實行稀土資源地和稀土產(chan) 品戰略儲(chu) 備,並首次明確對違反規定企業(ye) 的處罰條例;同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明確,由工信部負責起草《稀土管理條例》,這是稀土行業(ye) 的首次立法,也表明了國家對稀土產(chan) 業(ye) 空前的重視程度。
讓稀土變“稀”成為(wei) 共識
目前,我國在稀土資源端、冶煉分離端和應用端均居主導地位,掌握稀土產(chan) 業(ye) 鏈戰略優(you) 勢。隨著我國稀土行業(ye) 結束政策驅動時代,成功轉向供需優(you) 化後的基本麵驅動時代後,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持續增長的需求,拉動稀土價(jia) 格穩中有進。
稀土產(chan) 業(ye) 鏈包括上遊稀土資源開采,中遊稀土材料製備和下遊應用三個(ge) 環節。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全球稀土產(chan) 業(ye) 鏈逐漸由美日轉移至中國。2000年以前,稀土礦產(chan) 能、冶煉分離能力、稀土永磁材料製備能力普遍集中於(yu) 美、日、歐,而後隨著中國采礦產(chan) 能快速釋放、冶煉分離工藝逐步改進以及資源稟賦高、人工成本低等多重優(you) 勢,海外稀土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逐步減弱,此後絕大部分稀土產(chan) 物均由中國企業(ye) 供應。
眾(zhong) 所周知,我國稀土礦藏豐(feng) 富,占據四個(ge) 世界第一:儲(chu) 量第一、產(chan) 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和消費量第一。盡管我國擁有稀土資源的優(you) 勢地位,但私采、盜挖、走私現象屢禁不止,加上行業(ye) 惡性競爭(zheng) ,導致稀土低價(jia) 外銷現象明顯。例如,過去10年裏,我國最大的稀土生產(chan) 企業(ye) 北方稀土銷售毛利率不斷下降,從(cong) 2011年最高72.8%,下降到2021年三季度的20.28%。
2021年3月,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說:“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jia) 格,賣出了‘土’的價(jia) 格,就是因為(wei) 惡性競爭(zheng) 、競相壓價(jia) ,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
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我國稀土儲(chu) 量在十幾年前接近全球總量的90%,現在卻隻剩不到50%了。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現代化所需的45種主要礦產(chan) 資源中,能保證需求的隻有6種,且按照目前的開采出口規模來看,再過30-50年,我國將從(cong) 鎢、銻、稀土礦的資源大國變成小國。雖然我國掌握著頂尖的稀土提煉技術,但是如果不注意稀土的出口和分配問題,也將成為(wei) 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問題。
回過頭看,我國稀土行業(ye) 在1985-2004年為(wei) 稀土產(chan) 能盲目擴張階段,20年間,出口量提升了593%,而價(jia) 格下跌了21%;2005-2010年為(wei) 出口管控階段,2010年,稀土年出口量較2005年下降0.6萬(wan) 噸/年,出口均價(jia) 較2005年提升了210%;2011-2014年為(wei) 行業(ye) 整治階段,強製管控導致稀土價(jia) 格暴漲帶來更嚴(yan) 重的走私;2015年至今為(wei) 稀土供需缺口擴大階段,2020年出口量同比下降23%,2018-2020年,出口價(jia) 平穩保持在1萬(wan) 美元/噸。由此可見,稀土行業(ye) 必須推進規範化管理,才能使行業(ye) 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1年6月11日,國務院在立法工作計劃中將《稀土管理條例》列入2021年擬製定、修訂的行政法規;2021年7月8日,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工業(ye) 和信息化係統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法規工作視頻會(hui) 議中表示將盡快推動《稀土管理條例》出台。
《稀土管理條例》的出台將奠定稀土行業(ye) 的良性發展之路。工信部發布征求意見稿明確,稀土管理職責分工,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投資項目核準製度,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總量指標管理製度等,並強調加強稀土的全產(chan) 業(ye) 鏈管理,強化監督管理。規範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讓政府在維持市場秩序中發揮好作用,將該放的放開,該管的要管住。在實現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繼續進行科技創新,製造更高水平的稀土產(chan) 品,進一步推動稀土的可持續發展,讓稀土賣出“稀”的價(jia) 格。
《稀土管理條例》的加速出台,一方麵將會(hui) 令稀土行業(ye) 有法可依,促使稀土產(chan) 業(ye) 鏈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麵,體(ti) 現了我國嚴(yan) 控稀土供給秩序、力挺作為(wei) 重要戰略資源的稀土,賣出“稀”的價(jia) 格的決(jue) 心,未來稀土供給彈性可能會(hui) 進一步受限。
這一係列舉(ju) 措的落地和實施,都將意味著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將進入全方位升級的新時期。
資源整合重塑戰略布局
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央企重組整合駛入快車道,重組整合加速推進。
在稀土產(chan) 業(ye) 方麵,我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chan) 國、出口國、消費國,擁有稀土資源與(yu) 市場兩(liang) 大優(you) 勢地位,但由於(yu) 國內(nei) 稀土產(chan) 業(ye) 高度分散化,企業(ye) 之間相互競爭(zheng) 較為(wei) 激烈,競相降價(jia) 出口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嚴(yan) 重削弱了我國稀土產(chan) 業(ye) 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導致我國一直沒有取得相應的稀土定價(jia) 權。
國資委秘書(shu) 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曾表示,推進中央企業(ye) 重組整合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結構調整的重要舉(ju) 措,對於(yu) 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e) 有著重要意義(yi) 。
2021年12月,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一重要決(jue) 策的落地,有望增強中國稀土在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議價(jia) 能力上的優(you) 勢。
通過進一步整合稀土產(chan) 業(ye) ,可以在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的同時,規範國內(nei) 稀土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國內(nei) 稀土產(chan) 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從(cong) 而推動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不僅(jin) 在數量上,而且在綜合競爭(zheng) 實力上都能處於(yu) 全球重要地位,真正實現在全球稀土產(chan) 業(ye) 鏈中的主導地位。
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戰略重組之後,中國稀土集團在輕型稀土和稀土冶煉分離方麵約占全國份額的30%,中重型稀土占比接近70%,處於(yu) 絕對優(you) 勢。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根據整合的幾家稀土企業(ye) 的資源稟賦來看,中國稀土集團主要側(ce) 重於(yu) 中重型稀土,將與(yu) 側(ce) 重於(yu) 輕稀土的中國北方稀土集團形成南北雙雄的格局,至此,我國既可以減少戰略資源浪費或者分配不均,也可以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此次組建中國稀土集團將對中國稀土行業(ye) 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產(chan) 生積極影響:一是借助行業(ye) 龍頭優(you) 勢企業(ye) 的組建,迅速提升產(chan) 業(ye) 集中度,助力稀土產(chan) 業(ye) 規範有序競爭(zheng) 發展,減少或消除國內(nei) 同行惡意競爭(zheng) 內(nei) 耗,進而在整體(ti) 上提升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二是通過將分散化的稀土資源、資產(chan) 進行有機整合,可以形成1+1>2的整合效果,譬如可以更加集中且有效地安排研發投入,從(cong) 而更快在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進而增強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的整體(ti) 技術競爭(zheng) 力,並推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
有專(zhuan) 家表示,對於(yu) 產(chan) 業(ye) 的重組,不能一開始就隻從(cong) 政治層麵進行考量。企業(ye) 或產(chan) 業(ye) 的重組如果沒有經濟需求,僅(jin) 依靠人為(wei) 重組,最終是要失敗的。中國稀土資產(chan) 的重組是建立在產(chan) 業(ye) 自身發展的內(nei) 在經濟需求之上的。尤其是對下遊需求而言,隨著稀土需求、稀土開發和實際投入日趨增大,如果供給方的稀土市場仍然非常散亂(luan) ,將無法保障穩定的供給。而且下遊的需求方隻有獲得穩定的供給,才能集中精力用於(yu) 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因此,我國稀土資產(chan) 的重組有利於(yu) 推動全球稀土產(chan) 業(ye) 的供需格局和競爭(zheng) 格局可持續發展,更有利於(yu) 技術的創新和進步。
同樣,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yi) 。稀土集團的組建,能夠將原本分散化的業(ye) 務集中化運營,既有助於(yu) 優(you) 化資源、資產(chan) 配置,提升資產(chan) 質量與(yu) 資源產(chan) 出水平,也有助於(yu) 統一進行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方麵的部署,包括集中科研力量進行相關(guan) 技術研發、集中統一進行碳排放處理等,這無疑將從(cong) 整體(ti) 上減少碳排放。
現如今,中國稀土行業(ye) 整合再進一步,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格局也將再度被改變,稀土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創新發展成為(wei) 驅動引擎
目前,想要增強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產(chan) 業(ye) 整合隻是邁出了第一步,後續還需要從(cong) 多個(ge) 方麵采取有效措施。國內(nei) 稀土企業(ye) 要改變粗放式發展理念,轉變“你死我活”的競爭(zheng) 觀念,更多著眼於(yu) 國內(nei) 稀土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謀求全產(chan) 業(ye) 共生共榮;要切實強化創新意識,以持續創新來推動國內(nei) 稀土產(chan) 業(ye) 升級,加快邁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的中高端;要致力於(yu) 強鏈補鏈,推動中國稀土產(chan) 業(ye) 鏈延伸發展,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提升產(chan) 業(ye) 鏈安全,整體(ti) 提升中國稀土企業(ye) 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影響力、控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過去的這一年裏,麵對趨於(yu) 複雜的全球疫情形勢和經濟走勢,稀土行業(ye) 也交出了不少亮眼的成績單。
科技攻關(guan) 見行見效。白雲(yun) 鄂博實驗室獨創全球稀土儲(chu) 氫技術、北方稀土自主研發斷熱稀土玻璃塗層、北方稀土助劑研究領域獲國家專(zhuan) 利授權……一項項創新成果的落地,顯著提升了稀土產(chan) 品的性能和市場競爭(zheng) 力,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領域,都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協同創新走深走實。國資央企加強與(yu) 科研院所、高校、中小企業(ye) 等融通創新、協同攻關(guan) 。中國南方稀土集團便是代表之一,通過與(yu)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學、北京工業(ye) 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e) 合作,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為(wei) 目標,重點研究多源稀土基固廢資源環境屬性及汙染管控技術,有效推動了稀土產(chan) 業(ye) 綠色可持續發展。預計項目完成後,每年可消納稀土基固廢5萬(wan) 噸,產(chan) 值逾10億(yi) 元,從(cong) 而支撐國家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規劃實施,取得顯著的經濟、環境及社會(hui) 效益。
創新發展落實落地。2021年10月22日,四川省稀土技術創新中心在成都揭牌成立。該中心將聚焦稀土產(chan) 業(ye) 的前沿引領技術和關(guan) 鍵共性技術,以打造國際一流的稀土技術創新中心為(wei) 目標,建成一個(ge) 多元協同創新網絡,打造稀土重大關(guan) 鍵技術與(yu) 標準的輸出高地和稀土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形成先進技術創新平台、公共服務平台和成果轉化與(yu) 產(chan) 業(ye) 化平台。
我國在稀土行業(ye) 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固然可喜,但是肖亞(ya) 慶曾表示,中國稀土發展低水平重複非常多,而高水平的稀土產(chan) 品確實還比較少,這樣不利於(yu) 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我國還應在稀土產(chan) 業(ye) 高端化方麵做更多的工作。
科技創新是第一驅動力,也是稀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所在。“十四五”時期是稀土產(chan) 業(ye) 處於(yu)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機遇期。在這樣的情況下,稀土產(chan) 業(ye) 應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地區發展思維,實現稀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而此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勁的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我國稀土業(ye) 發展目標是到“十四五”期末,行業(ye) 整體(ti) 步入以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產(chan) 品為(wei) 主的發展階段,充分發揮稀土應用功能的戰略價(jia) 值。因此,稀土行業(ye) 要緊緊圍繞“十四五”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引領稀土企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企業(ye) 技術創新,從(cong) 而實現稀土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供需格局的轉變、戰略布局的優(you) 化、科學技術的突破進展,我國稀土行業(ye) 將打開嶄新的發展空間,乘著時代的東(dong) 風,揚帆起航,蓄力前行。